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296节(3 / 4)

阁大臣们研究后,决定在该部内部分设科学技术研究部、科学技术应用部、经济发展部三个部门。科学技术研究部主要对基础科学研究、各种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明等事项进行统筹。科学技术应用部则主要对各项科技发明及创新进行实用化,使科学成果能够尽快地实现为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发展部则主要对帝国工商企业进行管理,使之能够尽可能地达到最佳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还将新组建几家秘密企业,对外进行各种经济渗透和市场倾销,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这是关绪清帝国新政的一个重要战略,这一次他将这个重担交给了已经年迈的容闳,当然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他告诉容闳,把这个机构踢开拳脚,更重要的是要代为物色一位将来能执掌这个机构的经济人才。容闳看到自己以70岁高龄还能得到皇上的重视,自然是感到容宠备至。

当然,作为一个组织的结构搭建上,最上层的结构是容易搭建的,难的是,将整个组织的中下层结构组建完成。继续细分下去,将会出现更多更复杂的组织结构。因此,容闳带着手下有限的几个人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算将整个发计委的组织结构理清,各级组织的人员也配备完毕。在三个部正面又设置了几十个司、局单位。在科技研究部中又组建了材料研究司、电力研究司、能源发展司、机械研究司、动力研究司等。当然,在科技应用部也对应有相对的司级部门。

10月,发展计划部一切事宜都已筹备就绪。关绪清兴致勃勃的来到这里,召开了第一次任务规划会议。在会上,关绪清根据自己初步设想的思路,提出了各种科技研究以五年计划为基本分段,要求在这一个五年计划内的第一年,兴建20个实验室、2个风洞,组建5至8个实验工厂,并组建10个左右的以民间资本为名义的秘密公司,这些公司的最终隶属权将会归军事统帅部。在会上,关绪清先就秘密公司的组建问题作了初步交待后,就着重谈到了实验室、风洞及实验工厂的建设。

关绪清对与会者说:“虽说目前全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划归计划部,接受该部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双重领导,但我们最主要的不是与政府相关部门抢夺这些工业企业资源。而是要立足自身,开创另一个崭新的科研、工业的体系。当然,我们先期还是要借助一下现有帝国科学院、企业的力量,形成最基本的骨干,再寻求进一步地发展。”

ps:下面很快就会把帝国的精力放在收回香港的问题上面,向您求鲜花,求打赏了!!!

之前小说里有不少建设性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实在找不到资料,就只好借鉴了下,不过看了大家的反映后,感觉还是变成自己的东西才好,所以修改了这几张。让大家看的舒服,也保证作品的质量,希望大家能给予谅解。谢谢。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零一章 发展计划部

“因此在实验室这些建设完毕之前,朕要求各位立即开展工作,先把理论研究做起来,待实验室完成之后,再进行充分地实验。根据帝国近段时间的发展及防务需要,这一个五年计划里,朕要求在材料研究、机械工业、动力工业、能源研究等这些方面要有突破性地进展。如果能够转化成工业生产就更好。但首先,朕要强调的是材料研究。”说着,关绪清看了看容闳。

容闳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正如皇上所说的那样,材料方面一直是制约帝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也是制约军队装备提升的一个重要障碍。

想想帝国政府早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就着手大力推进轿车工业的发展,可是却迟迟不能有较大的进展。为什么?因为汽车动力系统小型化目前还无法实现。在座的各位都是专家,也非常清楚动力系统小型化的先决条件就是材料。气缸、活塞、曲轴、进排气管道、各种油泵等等这些,哪一样不需要优秀的材料支撑。在去年的战争中,有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辆在半途抛锚,为什么?因为减震系统不过关。诸多扭杆、弹簧、承力钢板断裂,也是因为材料不过关。”

关绪清说道:“材料问题不容小视,用好了可以节省大笔资金,用不好了则会造成巨大的耗费,朕所知道的最大的制约就是动力设备方面。达萌,你说呢?”

容闳深表赞同:“皇上真是明察秋毫。先拿咱们的航空器来说,现在还在大量使用木头、帆布等制作,这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大的弊端,尤其是在军事上,一旦起火便无法扑灭。为什么不使用诸如铝这样的轻质合金呢?仍然是材料的问题。因为材料无法满足要求,体积较小的大功率发动机无法研制成功,轻质合金的制造、加工也进行不下去。我们的海军舰艇,在建造过程中,为了强调使用时拥有较强的防御能力,摒弃了传统的铆接,而大量采用焊接技术,但却造成造价较高,几乎比铆接施工增加了百分之40的造价。如果我们解决了焊接材料的问题,造价顶多比铆接增加百分之10。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容闳停顿了一下,续道:“在现在广泛使用的涡轮机中,材料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前段时间,巡洋舰的建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