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获准。
希特勒在慕尼黑从军,充当了一名下士通信兵,吃尽了苦头。秋天,在同英国的一次战役中,希特勒因中毒双目暂时失明,来到柏林附近一家陆军医院疗养。
正当希特勒闷闷不乐、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阴暗的星期日,一个牧师来到医院向伤兵们宣布了一个令人沮丧的可怕的消息。那位牧师说,就在那个星期日上午,德皇已经退位,逃到中国避难去了。在这之后,德意志宣布成立魏玛共和国。那个牧师说着就哽咽起来,看得出他对德皇威廉二世是非常敬仰的。
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他的眼前突然一片昏黑,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回到病房,投身到床上,把发烧的脑袋埋在毯子里。心里想着,一切都白费了。一切牺牲和困苦都白费了。新的德国政府会带给自己什么样的命运呢?
希特勒在战争中一共受过两次伤,在德国医疗复原后,他回到李斯特团,被提升为下士,同年夏天参加了阿斯战役和第三次伊普来斯战役。
在战争中,他曾两次受奖,得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奖章,和一枚一级铁十字奖章。在当时的德国军队中,后一种奖章是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那是因为他只身俘获了十五名英军。
在听到威廉退位的消息后,他无法承认这个现实,德皇一直是他的精神领袖,因此他固执地认为,德意志是背后中了国内阴谋家的暗箭。
从那之后,希特勒决定决定投身政治。从此,希特勒就投身于反共、反社会主义、反对新共和国的罪恶活动。结果证明,这不仅对希特勒,而且对整个世界,这都是一个命运攸关的决定。
但是,这个固执的奥地利人,无亲无故,无产无业,既无一技之长,也从无正常职业,在政治方面也无强硬的后台,他要在德国谋政治方面获得发展,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回到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发现这个寄寓的城市几乎面目全非了。这里也发生了革命,维特尔斯巴赫朝的国王也已经退位。巴伐利亚现在落入社会民主党的手中,他们成立了一个巴伐利亚共和国。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下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政治活动。回到慕尼黑后,他就投靠了第二兵团调查委员会,为其镇压革命左派提供情报。显然,希特勒在这件事上出力是被认为有价值的,因此陆军继续雇用他,派他在当地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新闻局工作。后来又送他进了政治训练班,在那里希特勒的反犹谬论得到上级军官的赏识,不久就提拔他到慕尼黑一个团里当教官,其主要任务就是同危险思想—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作斗争。
1899年9月的某一天,希特勒接到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令,要他调查一下慕尼黑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小型政治团体。于是,他奉命去参加该党集会。这次参加集会的一共只有25个人,地点是在施端纳克勃劳啤酒馆的一间阴暗的房间里。希特勒从开始一直坐到散场,觉得会议开得很沉闷,一点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会上发言的是一个名叫弗德尔的土木工程师,“除了创造性和生产性的资本外,还有一种投机性的资本,这种投机性的资本就是德国大多数经济问题的原因。”
在弗德尔发言后,希特勒觉得索然无味,正要离开时,一个教授站了起来,反驳弗德尔的论点,并且建议巴伐利亚同普鲁士脱离关系,另外同奥地利组织一个南德意志国家。这在当时的维也纳是个很流行的主张,但是它却引起了希特勒的狂怒。他站起身来对这位有学问的先生加以痛斥,使教授像只落水狗似的夹着尾巴溜走了,而其余的听众则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无名小卒。
希特勒离开集会地点之后,忽然有个人从后面追上来,把一本小册子塞在他手里。这个人就是安东德莱克斯勒,国家社会主义的真正奠基人。
希特勒当时也没怎么在意,第二天一清早就仔细阅读了那本小册子。小册子的书名叫《我的政治觉悟》。使希特勒惊异的是,它反映了他本人在过去几年中确立起来的很多思想。德莱克斯勒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政党,这些引起了希特勒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