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476节(2 / 3)

辈子不见天的规矩要变变了,天理要存,人欲也不能都给灭了。”

“喳。奴才一定倾力去办,选秀本就是美事,谁不愿亲近龙泽,侍候主子呢?”

“那样最好,莫被朕查出有不自愿的,那些秀女都是士族官员家的千金,哪个在家不是养尊处优,不是规矩管着,若是选为才人也就罢了,要么谁又情愿把闺女送到宫里做使唤丫头,今儿起宫里便设个定制,年过二十的宫女便可自愿回家奉养老人,待嫁闺中。”

“喳。皇恩浩荡,是百姓之福啊。”

此时,宫女又端过一碟荔枝、一碟细点,众人边吃边耍,关绪清有意相让,顷刻间便把一袋金叶子输个精光,两手一拍道:“朕方才说什么来着,一男对三美,一准儿输个精光,早知如此倒不如起先便赏了你们,免得费了这许多周折。”

眼看着天色黯淡下来,宫女们收了牌局,珍妃姐妹各拿一把金叶子喜滋滋的回宫去了,志均也告辞回府不提。

关绪清则与静芬回寝宫用晚膳,静芬给皇上夹菜,一边说道:“宫里这些嫔妃都好知应,容龄姐妹是孩子心性,蓝妃整日里烧香礼佛,德妃是半个西洋人,这事儿早看开了,端妃更是个体恤的主儿,说什么她便听什么,你尽管选秀就是了。眼下太平年月,左右闲着没事儿,皇上莫不如来个江南选秀,顺便也体察体察民情上来,岂不是一箭双雕吗?”

关绪清将一片玉兰片夹给静芬,说道:“这个清淡些,只是不易克化,嚼碎了再咽……要说体恤还是静芬想得周到,有你们这些可人疼的女人,还不够朕消受得吗?”说话间便把摸着静芬的手,一阵摩挲。

静芬笑道:“我不是个好忌妒的人,在这上头我也淡,再者说皇后要母仪天下,只要你身子骨儿削瘦得起便好,再说这男欢女爱……”她突然觉得失口,便掩住了,竟不自觉地脸上有些发烧。静芬是原满洲副都统桂祥之女,桂祥也是念过诗书的,十分注重对儿女的训诲。女孩子自记事时起,外亲一概不见,杂书不看。只《女儿经》和《朱子治家格言》是每日必读的。其余的,便由管家嬷嬷,带着练针线,学描绣,进规退矩一丝也不能乱。静芬十几岁就嫁给了皇上,温良恭俭让五德俱全。家里老小没有一个不喜爱她的。

此时,皇后突然变得娇羞起来,满腔柔情如同新妇,关绪清最爱她这样,不禁动火,笑道:“朕现在便试试你这上面淡不。”说着竟起身走过去,扳着静芬肩头向她脸颊吻了下去。几个侍候在帷外的宫女见这情景,蹑脚儿躲得无影无踪。静芬挣了几下,便如绵羊一般任由摆布。关绪清搂着她上了榻,抚着她的秀发,柔声道:“静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还是你生得美。这么些年过去了,朕越看越爱看。”

“真的?”

“恩。你笑什么?”

“心里欢喜。”

“为什么闭着眼?”

“这会子我不想睁。”静芬软得一滩泥似地偎依在皇上怀抱里,悠然道,“我虽生在官宦家,但能沾到龙泽便已是莫大的福分了,何况又与皇上厮守了这么些年,有了一双儿女,女人到了走到这步也就知足了,天下不知有多少人艳羡呢。”

关绪清在静芬额头上轻轻一吻道:“朕就爱你这知足常乐的性子,可宫里不知又有多少人不懂得知足呢。”他撩开女人的旗袍隔着亵衣揉搓着又道:“没来由生那些感慨作甚,过一日便逍遥一日,碧云寺的方丈不是说了:菩提即烦恼,唯有佛祖,断烦恼,亦得清静。放不下‘我’,舍不下‘我’,自是烦恼多多……”

两人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渐渐痴了。

风雷激荡三千里 第六百四十四章 溥德大婚

眼看溥德到了冠礼的岁数,若是按旧制,已算是晚了,过去世界大战打得昏天黑地的,此事便被搁置下来,延误至今。主事的便是皇后静芬,过了三月初三,关绪清便召集一干王公大臣们、后宫的嫔妃们来议婚。皇上尚未立储,可正出的大阿哥溥寅不亲龙泽,一门心思的鼓捣那些科学实验,这储位便自然会落在二阿哥溥德头上。溥德虽是德贵妃庶出,却饱读诗书,温良恭德,相貌也俊秀,颇得皇帝的喜爱。因此此次给溥德择的福晋保不齐便是未来的皇后。

大家各抱着自个的打算,对未来皇后人选,各有打算。

载沣与载洵两位叔父,一个强调海军,一个强调陆军,在皇上面前争得脸红脖子粗,载沣主张选海军总督刘步蟾的女儿,载洵主张选陆军大帅张作霖的女儿。为了做好这个媒,两位叔父连日仆仆风尘于京津道上,匆匆忙忙出入于永和宫和太极殿。

为此,关绪清也不成寐,亲自拟个单子,交后宫遴选。静芬主张从旧制,是把候选的姑娘们都找来,站成一排,由溥德当面挑拣,挑中了的递玉如意给中意的姑娘。

德妃则说这法子太老,也费周折,倒不如把这些家姑娘的照片取来,让溥德从中挑选,中意的便在照片上做个记号。最后,静芬礼让,在此事上便听从了德妃的法子。

一时间,京城里有名的摄影师云集刘步蟾、吴佩孚、内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