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5o9节(3 / 3)

载漪这时心里也正嘀咕着,我在扬州府和柳媚儿风流快活了那么长时间,现在冷不丁见到妻子,谁敢保证不露出马脚,那段日子里和柳媚儿每日都是三度玉门关,直到现在两只脚还软着呢。万一她要是想行鱼水之欢可怎么办,我可是应付不来的,可是我要是不先主动点儿,被她看出了端倪,以后也麻烦,自己毕竟是堂堂的端王爷,被人知道自己和妓女厮混,那将来成何体统,自己也甭想着在北京城混下去了。

想到这儿,载漪小声笑道:“你是想让我换衣裳,还是想看我换衣裳呢?”说着便上来拥抱静芳,其实载漪也是装装样子,心里却不知道有多紧张呢,就怕对方顺着意过来,静芳啐了一口,啪地把他的手打到一边,红着脸说道:“当心外头人听着了,我身子不干净好几天了,等你回家了也得忍耐几天才行!没良心的,在外头不知吃了多少野食,还会想着我嘛!”说着就假意去收拾载漪的衣裳,从袖子里掏出一把折得皱巴巴的龙币,还有个纸片,一点点儿打开来仔细一看,却是一首情诗,用工笔小楷写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静芳把纸片团在手里,在载漪面前扬了扬小声笑道:“这是什么?还敢说没有?杀千刀的!”

载漪心里一突,赶忙从静芳手里抢过那张纸片,在手里揉碎了丢在墙角,笑道:“钦差一下车你就来搜身,传出去别人还不说端王府里是河东狮吼么。这纸片还有个缘故,本来是打算叫你看的,回头再跟你细说。我在外头当钦差,走一步道几十双眼盯着,我就是孙行者也偷不成女人。”说罢站在门口干咳一声,大模大样的走出暖房,静芳在背后长出了一口气,拍拍胸口也跟了出来。

第二日一早,关绪清在乾清宫接见了载漪,载漪在来的路上就认真琢磨了一番庭前奏对的言语,见了皇上堂堂堂堂,分成军政、民政、救灾赈荒三层意思、详述各地所见的情形,自己处置的办法,以及远打算近安排,滔滔不绝,足足说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又说:“皇上的宽政是当今治天下最合乎民情的方略。各地的百姓一片称颂之声,有的百姓还刻了颂圣碑,修了颂圣祠。只是各地情形不同,有的地方办得好,有的地方办得不好。办得好的,上下一体感念皇恩;办得不好的,百姓也只是对地方官心存腹诽,依奴才之见,做父母官不能将圣恩雨露遍泽草野,是他们尽责不当的缘故,应该经常派大员们时时巡弋及时处置,就不会酿成大乱。”说到这里,载漪直了一下身子,偷眼瞧了皇上一下,见皇上也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一颗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你这次出去,长了阅历,见了世面,体察了民情,也不枉了朕的一片苦心,”关绪清的语气很温和,继续对载漪说道:“上来的奏折条陈不但没有空话,看问题也比较准确,朕心里很是欢喜,朕派出去的几个钦差也算有点儿能力,却总比不上你高屋建瓴总览全局,这就是大将风范,多多勤勉治事,别像宗人府的那些贝子贝勒们,一天到晚没个正行,只靠着朝廷的救济终老一生,朕看着他们就来气。”

载漪激动得脸通红,起身叩谢皇恩。关绪清虚抬了一下手臂,叫他起来说话,又道:“有人以为由宽入严难,从严变宽容易,其实这里头的困难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得了的。宽严相济其政乃安。这本是浅显易懂的道理。朕还没老呢,放眼朝里还有好多是几辈子留下的老臣,前清那些苛政都是经他们手办的,有的还是靠这个升官发财的;朕登基以来,力主新政,有的人就以为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是有意整治他。还有些人欺侮穷人惯了,一向的作威作福,你要宽他做不来。因为他并不懂政务是怎么回事,以为做官就是‘媚上压下’四个字。他除了欺压人讨好上头换顶子,什么也不会!难为你能体恤朕意,没有依仗‘宗室’的名声在地方作威作福,只留着一颗对朝廷的赤子之心,兢兢业业不避嫌怨把大事办好,这个精神就难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