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针是明确的。我们并不奢求获得别人的东面。我们并不寻求统治别人,而只希望人类能战胜专制和苦难。
但是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人们希望成为共同事业的参与者——这是比他们本身更为伟大的事业。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想方设法为实现我国的目标作出贡献,因而也为自己找到新的目标。如果缺少这些,我国就会变成一个陌路人组成的国家。
在这个以公正、自由、团结为宗旨的公约指导下,我们已经成为一个繁荣、伟大和强盛的国家。我们还维护了我们的自由。
但是,上帝没有保证我们的伟大国家经久不衰。
上帝准许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用汗水、用精神力量来争取我们的伟大。
我们的敌人总是犯相同的错误。在我这一生中——在萧条年代和战争岁月——他们期待着我们的失败。但每一次,在美国人民的心灵深处,都会产生出他们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想象的信念。这种信念曾给我们带来胜利,它将再次给我们带来胜利。
因为这就是美国。这是一块未曾跨越的沙漠,是一座尚未攀登的山岭。这是一颗人迹还没有到过的星球,是沉睡在未开垦土地中的硕果。
对那些肩负重任的公仆,对我的家人,对随我走过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的朋友们,对联邦全体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我今天重述我在1918年11月那悲痛的一天说过的话:“我将领导大家,并将尽我所能。”
但是,你们必须在内心铭记旧日的承诺和梦想。这才是你们最好的向导。
演说结束的时候,原本瑟瑟发抖的人群似乎已经忘记了寒冷、党派界线,一切旧有的宗教、种族的问题似乎都被遗忘了。无疑,这是个良好开端,可就职演说中提及的各种希望会实现吗?美妙的音节和文字背后有没有实质性的东西?约翰逊的对外政策是软弱的遣词造句还是冷冰冰的武装边境呢?尽管在鹰派看来,约翰逊是历来总统中意志最为坚定的总统,不过对别人来说,这可不一定,需要事实和时间的佐证。
约翰逊真正成为白宫的主人是从1月21日开始。他命令所有白宫工作人员上午9点上班,而他比任何人都早。总统办公室几乎还没有什么陈设,约翰逊也还不太习惯别人称呼他“总统”。在一些会议和白宫工作人员宣誓仪式之间的空隙里,约翰逊熟悉办公室里各种电钮与电铃,还走到别的办公室看一看,跟工作人员谈谈,瞧瞧速记员,拆拆邮件,打打电话,并开始了他的工作。上午10点30分,他签署了第一号行政命令:给400万贫苦美国人增加剩余食物的品种,并把数额加倍。11点钟颁布了它。
白宫像一锅沸水,还未完全寂静下来,政治家和记者们不断进出约翰逊的办公室。新总统的第一个来访者是前总统哈里杜鲁门。各种团体、知名人士和各种奖金的获得者,从浸礼会教友到美女皇后,每天都在约翰逊的办公室受到接待。每星期有30000封信件源源涌入白宫。不仅总统约翰逊在奔波繁忙,整个行政部门也一样,深夜,他们的办公室还灯火通明。
新总统始终未能克服入主白宫的那种孩子气的自豪感和兴奋情绪。他请客人参观他所谓的这份财产,向他们介绍某个房间或摆设的来历,不厌其烦,还抱怨有些东西不好,得打发走。他试了试林肯的床,说还行。
然而太乐观了似乎也不行。约翰逊在享受胜利的喜悦时,也发现自己接手了一摊子烫手的东西。
(本卷终)
巨龙的怒吼 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演习
1919年2月的一天,太平洋。中华帝国太平洋舰队第一舰队旗舰“黄山”号舰队航空母舰,在海面上划过一道清晰的弧线,正要将舰艏迎向穿过对马海峡。环绕在“黄山”号周围的七八艘大小护航舰只,也正紧密伴随着做同向运动。
“黄山”号宽阔平整的飞行甲板上,早已挤满了大大小小数十架飞机:其中最前面十余架轻巧些的,机翼下或是空空如也或是只挂了两枚不起眼的小炸弹;后面二三十架臃肿些的,机腹下各挂载着一枚黑黝黝的鱼雷。
整个编队很快完成了转向,强劲的海风席卷过“黄山”号,将右舷舰岛顶上的信号旗刮得猎猎作响。
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新的信号旗升了起来,起飞指挥员与甲板工作员在甲板上忙碌起来,机械师也开始用曲轴杆为前面几排的飞机动引擎,不一会儿,前面几排轻型机的螺旋桨都嗡嗡地转了起来。又是两声汽笛响,横在待命机群前方的一面防风格栅被放了下来,风总算能够毫无阻碍地扫过飞行甲板,与此同时,机群最前排中央的那架飞机被几名甲板工作员小心翼翼地往前方推动了一小段距离,机轮贴到了甲板前方的一道红线上。
随即,顶着强风半蹲在这架先导机右前方的一名起飞指挥员,向敞开式座舱里的飞行员打起了手势:手腕在空中转两圈,再以两个手指朝向自己的眼睛,表示要飞行员报告动机转。飞行员竖起大拇指,表示转达到起飞标准。起飞指挥员也竖起大拇指表示“明白”,便挥舞起手中的信号旗,向舰岛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