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oo章(1 / 2)

今年还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强制废除裹脚和近亲结婚,尤其是表兄妹之间。

其实大清一直建议废除裹脚,可是汉人就像被裹了小脑似的,上有政策下有对政策。

四爷也不跟那些酸腐文人正面抬杠。

而是反其道的在报纸上直接刊印了裹脚后的畸形图片。

他就不信那些文人看清了小脚的真面目还会继续把玩,直接扒下他们的遮羞布。

满蒙倒是没有这样的,所以不太在意这个政策,干脆看起了汉臣的热闹。

而且四爷还硬性规定了,以后家中还有女孩儿继续裹小脚,就交小脚税,非常高,让你裹,有钱你就裹。

包括父兄、子女、夫婿一律不许参加科考,不想兄弟儿子读书科举你就裹,不想嫁给读书人家你就裹。

其实贫穷的农村人是不怎么裹脚的,反而是地主乡绅及富贵人家附庸风雅流行这个,这下好了。

四爷刨了他们的根。

已经裹了脚无法挽回的也不会被为难。

但凡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还能挽回的必须治疗。

关于近亲结婚的事情,报纸上解释的非常明白。

不怕不孕或是生出畸形、体弱、短寿、痴傻孩子的人家尽管近亲结婚,即使这一代没事,下一代也容易遗传。

以后近亲结婚人家生的孩子,儿子娶不到老婆,女儿也嫁不出去了,他就不信,治不了了。

愿意和离的朝廷鼓励和离,女方能够带走嫁妆和一部分家财作为再嫁嫁妆,如果不愿意和离的也没关系,朝廷也不要求硬分,只是后果自负。

那些已经订亲了都赶快退了亲,已经结婚的没生孩子的大多数都和离了,已结婚生子的看个人选择,朝廷都允许。

反正经过几代人这么教育,情况肯定会大大好转。

现在报纸已经很普遍了,从上至下,每个村的私塾夫子、秀才都有给村民读报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朝廷也会给他们一些补贴。

这一项也列为县官评分的重要依据,权重很重。

关于近亲结婚,满、蒙、汉都很普遍。

一下子炸的大家都反应不过来,也有胆儿肥的质疑皇上是危言耸听。

四爷也不和他们浪费口舌。

直接就给大臣们人手一份调查报告,从康熙五十三年到雍正元年的记录。

样本数量多、采样全、地区广,年龄跨度大、数据详尽,大臣们一个个脸都吓白了。

样本地址和姓氏都写着呢,这报告长的哟!

其实这种状况满、蒙更严重些,他们和汉族不通婚,人群基数小,近亲结婚更容易发生,反正就是那八大姓之间互相娶来嫁去的。

四爷还趁着这个机会规定了男女双方结婚年龄,女子不小于16周岁,男子不小于18周岁。

详细列举了早婚、早育的危害,提倡晚婚晚育,有条件的女子最好满18岁再怀孕,不然有难产,早产、产妇并发症及孩子体弱等危害。

现在大家都解决温饱问题,寿命增加是必然的,不必再急着早婚早育。

趁着大家正在接种天花疫苗,四爷还在报纸上普及了基本卫生知识,比如喝开水、便后洗手、基本疫病防治等等。

当然了,现在肥皂已经基本普及。

原因是四爷将肥皂定价极低,香皂定价反而比较高,用来补偿肥皂利润差价。

其实这些都是些开胃菜。

四爷打算在报纸上教授理科,就按后世的方法,由浅入深的开始教授拼音,阿拉伯数字等等基础知识。

然后再配合发行【大清字典】,这白给的识字机会老百姓是不会放过的,暂时也影响不到八股科举。

到时候再建一个理工学院,抓一些典型能工巧匠封赏一批,人才基础不就有了。

慢慢来,温水煮青蛙,得有耐心。

他的兄弟们想搞事,一直没搞出来什么。

主要是四爷还没有对贪官、世家、富豪、乡绅动手。

四爷还在加紧造枪、造炮、造船、提高粮食产量呢。

不急,手里有枪心不慌,再等等。

四爷早就暗中训练了一大批情报人员,也培养了一批亲卫队。

可他还觉不够,人数需继续扩大。

全都配上最精尖的热武器,他要打造精锐。

四爷站在地图前不停的沉思。

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今年的高产粮种加入了玉米和小麦,还在报纸上刊登了新的育肥方法。

希望多存些粮食吧。

顾七七虽然在圆明园凉快些,可是这次怀孕症状跟以前不同,孕吐的厉害。

这回不用刻意控制体重了,啥都吃不下去。

四爷再心疼也无法,只能吩咐御膳房创造新菜式,如果得了贵妃娘娘的喜欢,都重重有赏。

还是顾七七想起一道菜,说了大致方法让御厨做了,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