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章(1 / 2)

本来人群里有着轻微的嗡嗡说话声,见两人靠近,便瞬间安静下来。

诸文臣武将齐齐转头看向两人,神色各异。

有人一见沈乐妮脸色便陡然一拉,盯住她的眼神阴沉到跟阴沟里的水一样。

有人愤愤然哼出声。

有人不屑,有人鄙夷。

有人神情幽深地打量。

百般态度,尽显于文武百官。

而当事人沈乐妮,却好似没看见没感觉到一样,任无数双视线粘在她脸上,肆意打量她,她始终保持着淡然的神情,甚至还微微扬起唇角,同卫青等人打起招呼。

这一幕落到许多臣子眼里,登时激起一片骂声。

“哼!不要脸!”

“不守妇道!”

“不守女德!”

“呸!简直视纲常为无物!”

已经在霍去病的指示下站定在自己的位置的沈乐妮充耳不闻,甚至带着愉悦的笑容打量着自己的站位。

嗯,不错,右边文臣行列第一排最左边,挨着她的乃是新上任不久的丞相公孙弘,公孙弘旁边又是御史大夫张欧,再一个是弃武从政的乐安侯李蔡,桑弘羊则在她的后面。

她很满意。

沈乐妮打量完毕,注意到旁边人的视线,便转头朝他友好一笑,算作打招呼。

其实之前因为与公孙弘商议汇演之事已然私下见过一面,公孙弘对她的态度还算客气。

沈乐妮知道历史上对于他的评判是个圆滑之人,善于察言观色,懂得顺应时势,虽然也有些缺点,但都无伤大雅,只要他不用些阴法子来对付她,那她也会秉持着尊重古人先贤的态度来待他。

而且他好像没几年活头了,也不用过多关注他。

站在公孙弘旁边的御史大夫张欧,沈乐妮对他不太了解,只知道是个为人忠厚的好官。

还有文臣行列中的桑弘羊、汲黯、董仲舒、张汤等人,以及武将行列的卫青、李广、公孙贺、张骞等人,这些人对汉朝的各项发展举足轻重,她一个也不能轻视轻怠。

若能可以,最好是想法子交好,毕竟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而如今司马迁才任郎中不久,尚未声名远扬,暂时先等他在朝堂‘发育’一下再说。

至于江充……只要他不要惹到她头上,可以先让他活个几年。

沈乐妮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耳边却忽然传来一道平缓的语气,“还未祝贺沈国师。”

闻言,沈乐妮回过神,转头看向身边对她说话的公孙弘,只见他面带着温和客气的笑容,朝她道:“以女身获封大汉第一位国师,沈国师能力非凡,前途无量。”

沈乐妮回以同样的笑容,“多谢丞相称赞,借丞相吉言。”

思绪被他打断,沈乐妮也不再继续想

,转而自然地开始打量在场众臣。

对面是武将行列,卫青自是站于第一排最右边,他旁边则是李广、公孙贺、程不识等,霍去病在第二排最右边。

张骞在哪儿张骞在哪儿……好吧她还没见过他的画像。

沈乐妮又故作自然地侧头望了望身后的文臣行列。

董仲舒在哪儿董仲舒在哪儿……好吧他如今不在长安。

司马迁呢司马迁呢……好吧他的画像也没见过,不过她猜测他如今的位置应该在最靠后。

沈乐妮打量众人时,参与朝会的文臣武将也差不多都到齐。在她后面来的人都在低声向别人打探着她,又纷纷朝文臣第一排投来视线。

被越来越多目光黏住的沈乐妮:原来做名人是这种感觉吗?

真是……不自觉就端庄起来了。

不多时,文臣武将便全部到齐,相互小声谈论。

直到殿内黄门一声传唱,人群登时安静下来,然后文武两列,同时往殿门行进。

踏进殿内,只见殿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殿内空阔至极,而正前方九阶梯台之上,龙椅高高在上,庄重肃穆,高贵威严。

上次进来时,沈乐妮紧张到脑子里就只剩下思考要如何说话应对,因此没来得及好好瞧瞧。

这回总算是过了把眼瘾。

众臣行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以后,便静静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片刻后,身着帝王冕服的刘彻从高台后的大门进入殿内。

待他从侧面上了高台,又落座龙椅,诸文臣武将才手持笏板,向刘彻行礼。

走完程序,刘彻尚未开口,便听得殿内一声悲戚高呼:“陛下!女子为官,有违祖制!女子涉政,祸乱国事!恳请陛下,收回圣命!”

声音落下,立马便有许多人跟着高喊:“恳请陛下,收回圣命!”

这带头的声音怎么这么熟悉,沈乐妮皱眉想了想,而后恍然。

好啊!又是你——汲黯!

真不愧是大汉有名的谏臣啊!

对此,刘彻并未说什么,而是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