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 第7o节(4 / 4)

己当初推荐给柳素琴的入门书籍和杂志,林南江都看过并有自己的见解,心下满意,也越发认真指教起来,并又推荐了些书给他学习。

如此一来二去,他俩就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男人的友谊就是如此猝不及防,且朴实无华。

双方从摄影这个话题开始发散,聊起其他爱好、生活,工作和家乡等等,林南江还经常给阿峰推荐他发掘的一些拍摄基地。

毕竟他们除了上班,就是喝酒唱歌缓和一下工作紧绷的情绪,偶尔两个月假期回去探亲,对深市的了解仅限于各大酒吧会所和美食餐厅。而他林南江在他们面前,都可以抬头挺胸称一句地头蛇,推荐的景点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一定特别出片。

阿峰在他的热情安利下,抽空带着设备去了一趟渔村,拍回来一组绝美的落日余晖,橙红色彩渲染这片看不到边际的海岸线,空无一人,唯有这片热闹又神秘的海滩。

但凡看过照片的人,都有被这画面惊艳震撼到忘记言语。

而柳素琴和林南江不仅欣赏了,还被送了好几张美景照,是阿峰为林南江准备的谢礼。

林南江得到积极正向的反馈,此后也越发热衷于给对方分享他觉得特别又适合拍摄的景点,从他们老家的山水,到他们一家人旅游欣赏到的各种风景,都不忘分享给阿峰。

阿峰后来还真被他忽悠瘸了,好好的商业摄影师,走上了人文地理这条不归路,一开始攒着假期去林南江推荐的地方采风,越拍越入迷,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转行去做人文摄影。

不过有得必有失,阿峰转行人文摄影,拿奖拿到手软,渐渐成了小有名气的摄影师,以他的身价,偶尔接一条商拍,报酬远超普通人辛苦工作一整年的,加上各种版权和展出收入,可谓是名利双收,估计比专注商业拍摄赚得还多。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了。

只是林南江连阿峰这种高冷男都能搞定,应付她其他同事更是手拿把掐,见过一次就能把他们的名字记住并跟脸对上号,两三次连别人家里住哪、几个小孩都问出来了,大家对于他编外人员的说法普遍认同。

不过有善意的打趣,也少不了一些阴阳怪气、酸言酸语,比如说明里暗里打听她的家底,“阿琴,你老公最近在哪发财?我记得他以前都是开三蹦子的,怎么一阵子不见,就换上这么好的摩托车了?”

柳素琴上班并不刻意炫富,但也从没藏着掖着过,稍微留意些就能从她的穿戴中发现问题,像是她经常戴的钻戒,偶尔套在手腕上的帝王绿翡翠,识货的人都知道,这两样怕是需要不吃不喝一整年才买得起。而这只是他们见过比较贵的首饰,却并非全部,柳素琴平时穿戴的首饰无论大小都是真金白银,以她自己的收入根本消费不起,显而易见都是花男人钱买的。

加上她还很早就介绍过,丈夫跟人合伙开了个小店,小本买卖,也有离得近的同事去面馆吃过,这也是林南江跟她同事打成一片的原因。于是就有人当面夸她有福气、找了个会赚钱养家的好老公,私底下酸她放着好好地老板娘不做,跑来自己打工,是因为不想吗?当然不,她肯定是因为在婆家没地位,男人公婆都看不起她,不得不出来赚钱,在他们面前秀恩爱炫富都是假的,打肿脸充胖子罢了,有些人在外面穿金戴银,说不定回了家一个人吃馒头配咸菜、半夜还在洗全家人衣服呢。

不少关系好的同事都或明或暗提醒过柳素琴,有一部分人在背后这样恶意揣度,让她平时注意些。

柳素琴注意了,但也没过多重视,她每天忙着搞钱,以及享受有钱后的生活,压根没时间理会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只要不舞到她跟前,都可以当不知道。

像现在这样直接贴脸开大,那她也不会给什么好脸色,笑容虚假、语气敷衍,“没换车啊,这是他朋友的,人提前回去过年了,就把车放我们家来,顺便让他开两天而已。”

同事质疑,“都买得起这么贵的车,那他难道不会放自己家里,非得托付给你们?”

那可不,林全生住几楼,她住几楼?搬着几百斤的摩托车,能少爬一层楼都是好的。

再说年底住在商铺二楼的租户退租了,一家子人一块努力,很快赚到了一笔本金,浩浩荡荡准备回老家做点小生意了,东西什么的全打包带走了,林南江收回钥匙,还给后门加了把锁,就等着明年重新招租,今年他俩的车都可以直接放店里,一层楼都不用爬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