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节(1 / 3)

加入书签

陶南风的笑容灿烂,仿佛太阳终于突破云层,绽放出极亮的光芒。

先前她所做的建筑得到知青、农场职工、乡亲们的肯定,可他们都是外行。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能够得到父亲的肯定,那才是真正专业层面的评价。

把砖瓦房前前后后看完,再到农场小学,最后到医院,陶守信眼中的赞赏越来越浓烈。

“南风,我以前就说过,你心静手稳,是个优秀的描图员。看完你带大家建起来的房子,我觉得你很有建筑天分。这份天赋不应该被埋没,跟我回江城吧。”

陶南风笑着点头:“爸,你放心。向北以前说过,绝对不会阻挡我前进的脚步。如果我想读书,他全力支持。”

听到这里,陶守信对向北的印象好了一点,不过也只是一点儿。

他双手背在身后,在心里暗自盘算,向北就算想拖我家南风的后腿,那也要看他拖不拖得住。

站在医院工地,陶守信想要认真培养女儿的心越发强烈。

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陶南风,竟然能够因地制宜,将常见的二层小楼改为一楼工字形布局,内外功能分区合理,设计大胆独特,尤其是那个花园的设计,与周边青山相呼应,将整个医院变得灵动而美观。

人才,人才!

陶守信带过很多学生,也与不少建筑学专业人士共事,有聪明的、有勤奋的、有激进的,也有温和的,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有陶南风这样的禀赋。

她心细、心静,能够认真倾听甲方意见,充分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功能与实用性;

她从小跟着母亲学绘画、古琴,有艺术底蕴,能够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美感与艺术性;

她爱看书,博览群书,对建筑材料、建造技术略通一二,又参与过修路、平整土地、开挖基槽、砌墙等施工技术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来的建筑总能与当地材料、地形相结合;

建筑的三大核心要素是什么?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相辅相成。

陶南风不仅具备了这三者的素养,最要紧的是她能一眼看出建筑构造的安全性。

这一点多难得啊。

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学生最头痛的课程。建筑学专业在五、六十年代招生,招的都是理科生,也会在大学课程中学习建筑力学,可即使是这样,这一块依然是很多建筑学学生的短板。

就因为这一点,施工现场一旦出现结构安全问题,建筑学专业领域的人通常会被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人嘲笑。

在大学里,因为建筑学侧重功能与形象、土木工程侧重结构与安全,因此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会有些互相看不惯。

建筑学的嫌土木工程的只知道埋头做题,又土又木;土木工程的却嫌建筑学的花里胡哨,知道讲究独特、艺术、漂亮,不实在。

土木工程专业与建筑学专业有壁垒。

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开设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这三大力学,还会从结构角度学习更多关于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知识。

建筑学专业却对力学涉猎较少,只需要简单了解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的相关知识就好。

陶南风这种一眼就能发现结构薄弱区、结构危险区、结构支撑点的能力,弥补了建筑学专业的短板,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异能!

越看越爱,陶守信对女儿说:“非常不错,功能、技术、形象三者完美统一,农场医院的设计非常好,可见你是用了心的。”

这表扬真是挠到了痒处,陶南风眉飞色舞地介绍着。

“爸,你看,我还专门设计了中药煎药室,这样便于职工服用中药。您不是说过,要大力推广中医吗?向北说他这次寻访名医,一定会带一位经验丰富、医术高超的老中医回来。”

听到向北这个名字,陶守信皱了皱眉,捏了捏拳头,深吸一口气,没有说话。

陶南风对人的好恶极为敏锐,看父亲不愿意提起,便闭上嘴没有再说向北。是好是坏自己心里清楚就好,父亲从未见过向北,没理由一定要喜欢他。

父女俩正在说话,陶南风的眼角余光忽然看到一道熟悉的人影。

砰!砰!砰!心脏一阵急跳。是向北,向北回来了。

向北匆匆跑来,他人刚到农场,一路上就听到无数人送来消息。

“陶南风的爸爸来了,这可是你未来的丈人,赶紧去迎接!”

“陶教授看着好有气质,陶南风长得像她爸爸。”

“昨天你不在农场,把我们给吓的,你回来了就好,千万要给陶教授留个好印象啊。”

这个消息一下子把向北砸得有些头昏。

从陶南风的描述里,他了解到陶教授是个刚硬正直、胸有珠玑的建筑学专家,也是陶南风目前唯一的血亲。

老一辈的家长重旧礼。向北如果想要和陶南风结婚,陶守信这一关是必须要闯的。

向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