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节(2 / 3)

加入书签

原本计划等年底,和父母一起去一趟江城,上门亲自拜访求亲。可现在陶教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农场,打了向北一个措手不及。

向北有些心慌。

他爱陶南风,想要与她共度余生、白头偕老,可是娶人家娇养了二十年的姑娘,他用什么才能感动陶守信呢?

一句我爱她,多么苍白无力。

论学识,自己不及陶南风;论长相,脸上一道疤有损容貌;论家财,每月收入一般、只砖瓦房一栋;论背景,父母务农人丁稀少……

越想心越虚。

在战场上面对再强大的敌人,向北都毫不畏惧。可是一想到马上要见到陶守信,向北却手心冒汗。

怎么说,如何措辞,怎样表现?向北边跑边在心里琢磨。

越跑越快,山风从耳旁拂过,阳光在头顶洒下,远处的青山依然青葱翠绿,周边的景物快速向后掠过。

汗水从额角流下,向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连队特训,负重越野,跑到胸腔似火烧,依然要坚持到底。

战场炮火连天,一个又一个战友在身边倒下,满腔愤怒、心痛欲绝,依然要坚持到底。

终于牵到陶南风的手,终于将心爱的姑娘拥入怀中,终于听到她说我爱你。胜利就在眼前,哪怕再多的艰难险阻,也必须坚持到底!

向北的心跳渐渐恢复平静,汗水渐止,眼神越来越清明。

终于跑到了陶守信面前,向北立定,冲陶南风笑了笑。陶南风站在父亲身边冲他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鼓励。

心爱的姑娘就在眼前,巧笑嫣然,向北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陶守信儒雅严肃,眼镜后的眸子严厉而审慎,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向北。

仔细看的话,陶南风的确很像陶守信。

一样的瘦长体型,一样的鼻挺眉秀,一样的薄嘴唇,严肃的时候嘴角微微下弯,显得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

向北深呼吸,躬身问好:“陶教授您好,我是向北。”

待抬起头,向北迎向陶守信的目光,挺胸收腹,站姿挺拔,眸光清朗,带着一往无前的锐气。

中医

看着眼前充满力量感的英武男子, 陶守信的第一反应竟然是

——这小伙子不错。

——女儿眼光挺好。

高大挺拔、军人之姿的向北,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胳膊,肩膀宽厚、长腿细腰, 那扑面而来的坚定与锐利与校园里常见的书生气完全不同, 陶守信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欣赏之意。

陶守信的脸上一丝表情都没有,微微点头。

向北的笑容诚恳而热情:“陶教授,欢迎您来农场做客,我前一阵到德县农村寻访医生,没有第一时间接待, 非常抱歉。”

陶南风接了一句:“医生找到了?”

向北“嗯”了一声,“五年前德县的方流大队分来一批要求重点改造思想的好医生, 我这次过去已经与大队谈好, 欢迎所有愿意来农场的医生。这一趟收获很大,我把姜坤医生提到的梅遇冬先生带回来了。”

梅遇冬,湘省传承了四百年的梅氏中药传人, 钻研中医心脏病治疗三十余年, 明药、察疾、遣方, 形成独到的秘方与技法。

姜坤与梅遇冬的儿子是同学, 知道梅遇冬的情况。梅先生因为家中供有祖上宫廷御医牌匾, 又与小将们直面对抗说了些不合时宜的话而被批斗, 送到德县方流大队之后脾气耿直的梅遇冬得罪了几个村领导, 日子过得很艰难。

陶南风眼睛一亮:“啊, 你把梅先生接来了?一行几人, 都安置了吗?”

向北认真回答:“梅先生一家三口都接来了, 汪晓溪在给他们安排住处, 我听说你爸来了, 所以先过来。”

他转而望向陶守信:“陶教授, 您这次来是有什么安排吗?”

陶守信见向与陶南风一问一答,熟络而自然,两人眉眼含情,行动举止落落大方,在自己面前没有半点拘束不安。这份坦然、阳光的情感,令陶守信心中的那架天平渐渐向小情侣倾斜了一点。

陶守信淡淡道:“我这次过来,就是想看看我女儿贡献了三年青春的农场,也顺便看看你。”

向北恭敬地将双手下垂,置于大腿两侧,目光与陶守信平视,冷静而坚定:“陶教授,我爱陶南风,请您同意我和她交往。”

陶守信哼了一声,表情变得严厉起来:“我不同意。”

向北早有准备,微微一笑:“陶教授,您别着急反对。陶南风过年后从江城回来,一直担忧您的身体。这样,我去请梅先生过来,让梅先生帮您把把脉,不管有病没病,让南风安心,好吗?”

陶南风拉了拉父亲的衣袖:“爸,梅遇冬医生是中医世家,专研心脑病,对脾胃科也有研究,梅家的膏方在湘省很有名气。这么巧,您一到农场,梅先生也接了过来,择日不如撞日,您就让他看看吧。”

陶南风的声音轻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