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5节(1 / 3)

加入书签

而此时,在伪军防线面前冲上来的就是两辆坦克。

不仅是坦克还是鹰酱的坦克。

这还有办法对付?

于是两军卜一接触……事实是还未接触,如果真接触上了他们就连逃跑的机会也没有了。

伪军大规模逃跑是发生在坦克距离他们至少还有五十米的时候,伪军像征性的打了一会儿枪,还打了几发掷弹筒,见挡不住坦克就“呼啦”一下像潮水般的撤退了。

八路军也不急着追,他们在等着坦克扫清地雷。

或许是因为八路军进攻的时间还早鬼子布的雷不多,不一会儿扫雷滚筒处就没有地雷爆炸声了。

这时候就到了八路军发力的时候了:半履带汽车越过坦克往前冲,一发发照明弹往前打,迫击炮炮弹不断往前砸……这是按王学新的想法生产出来的迫击炮与半履带汽车的结合物,也就是把迫击炮装在后座上在行进中发射。

当然,如果能打迫击炮也就能打照明弹。

虽然没什么准头,但前方密密麻麻的全是逃兵,只要炮弹能打出去基本就能伤到几个敌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那些炮弹胡乱打出去也能在敌人人群中炸开,将敌人成片成片的抛到空中,还有一发炮弹居然砸中一辆鬼子汽车,霎时将其上的步兵炸得四处乱飞,汽车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这才只是开始。

紧接着半履带车上的机枪就响了起来,半履带汽车使用的是来自鹰酱的弹匣式供弹1918式轻机枪。

王学新很想使用弹链式供弹的机枪,那架在车头上“哒哒哒”连续不停的射击才叫一个爽。

问题是弹链供弹的重机枪一是太重二是故障率高,还有一点是此时的重机枪大多是水冷式的……华夏的重机枪还很流行马克泌。

最最重要的还是,重机枪使用的弹药与八路军的春田步枪不匹配。

弹药不匹配会有什么问题就不用说了,春田步枪一种子弹、连发步枪一种子弹,重机枪又一种子弹,这会给后勤增加很大的负担,在战场上很可能会出现有枪没弹或有弹没枪的情况。

思来想去,王学新最终还是选择了1918被鹰酱称为bar的轻机枪。

它的子弹与春田步枪通用,而且重量轻故障率低,最重要的还是华夏有许多这种机枪……华夏从30年代就开始进口这种机枪,到抗战爆发时已经有上万挺,抗战爆发后就更是加大了进口量。

因此八路军手中也有一部份这种机枪,王学新就不需要为了一款机枪就特地从鹰酱那进口了。

此时的半履带汽车开着车灯追着前方的伪军和鬼子,机枪就在车头上不断的将子弹打向敌人,灯光过处到处都是血光和敌人倒下的身影,有许多敌人只是被打伤在地上惨叫,他们甚至拖着受伤的身体想要逃离这片危险区域,但战士们完全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半履带汽车加足油门碾了上去将他们一个个卷进厚厚的履带中。

当半履带汽车冲进敌军人群后,车后的枪手就发挥出作用了。

一个班九把连发步枪就像打开了匣门的洪水似的朝外倾泻子弹,一辆半履带汽车就像是个长满触手的怪物,不断的用它的触手收割着周围敌人的生命,敌人却对它们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在人群中横冲直撞。

战士们在换弹匣的间隙还会拉燃几枚手榴弹往车外抛,随着一声声轰响,敌人被炸得发出一声声惨叫。

大森广野这时才意识到情况危急,这样打下去就不是撤退而溃退,于是赶忙命令部队停下脚步组织防御。

但宪兵大队毕竟不是正规军,他们所谓的组织防御就是趴在地上朝向敌人举起步枪……这对半履带汽车起不了什么作用。

俘虏

大森广野正确的指挥,应该是让部队第一时间散开再组织爆破小组,或者将部队拉到铁路两侧地面不平坦的地方。

前者可以尽可能减少被敌人连发火力杀伤进行有效的抵抗,毕竟半履带汽车是半开放的没有顶盖,手榴弹完全有可能投进其车厢,虽然半履带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投中,但成批的鬼子趴在地上朝半履带车方向投且只要一枚手榴弹能投进其车厢里,八路军一整辆车一个班的战士都会被炸翻。

后者则可以有效的降低半履带汽车的速度,只要其速度一降对付起来就容易多了。

但大森广野毕竟是宪兵大队的大队长,他平时在对付游击队和情报人员时连手榴弹都很少用,此时在这紧急时刻又怎么会想到这些?

在他的指挥下,鬼子就是按照训练时固有战术以机枪为中心向两边展开排成一条防线将枪口对准正在人群中冲杀的半履带汽车。

大森广野也狠心,他不顾前方还在四处奔逃的自己人,将指挥刀抽出朝前方一挥,大喊:“开火!”

鬼子的机枪步枪很快就打成一片。

然而这能打到的就只有他们自己人,半履带汽车的前装甲是最厚的,尤其发动机前方的装甲还是倾斜设计形成一个利用冲撞的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