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千三百九十七章 北平有故人(1 / 2)

风踩出太湖的涟漪,落日挥出半边天的晚霞,映在天地之间。

湖光摇曳,尽是美色。

就连远处的船,成群的飞鸟,还有转身之后,村庄、田野、村庄……

都给人一种舒适的宁静。

宋晟眼眶有些湿润,良久才压下波澜的情绪:“信国公,你们实在是太坏了,我封侯不了,不是没道理的……”

王志拿着帕子掩口咳了两声:“其他我不管,这次北伐,我要参战!”

汤和迈着轻快的步伐,沿着太湖的堤坝:“参战不参战是陛下决定的事,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在这十万步卒里,挑选出五万精锐,分派辽东、山西。而这个动作,必须是隐蔽进行——”

“辽东那里好说,走海路过去,没人可以察觉。可去山西就不一样了,为了节省时日,避免过于疲军,其中两万五千军士需要从大沽登陆,走八百余里进入大同,听从魏国公指挥。”

宋晟追问:“那北平呢?”

汤和偏了下脑袋,缓缓地说:“北平?你们不会以为,过去的半年,朝廷没有任何动作吧?”

宋晟吃了一惊:“你是说,已经有军队抵达了北平,哪里的军队?”

不等汤和回答,宋晟一跺脚:“娘的,该不会是交趾抽调的军队吧!”

地方卫所抽调军队,动作可不小,很难瞒过五军都督府,可交趾的军队就不一样了,傅友德、蓝玉原本就是奉命出征在外,说调动随时可以调动,而且水师主力就在南洋,走海从南洋到大沽,只要不靠岸,谁也不知道他们调动过了……

至于交趾那里,广东抽调了一批人补了进去,福建也去过一批军士,还有水师的人在那,加上费震的安抚,傅友德的威慑,从二月算起,这也过去十个月了,交趾应该已经是民生安定了。

毕竟朝廷抽调了不少人手,格物学院去交趾任职的就有不下百人,还有各地一些清廉干吏,这么长时间,足够他们稳住局势,抽调一些兵力回来,并不会影响大局。

王志也不得不佩服,朝廷在这件事上做得极是隐蔽,别说元廷不可能知道,就连朝廷的公侯里面,知道的侯爵都少之又少。

汤和这个时候透露一部分,还是因为大局已成,难以改变。

即便如此,汤和还严令不得告知其他人。

抵达太仓州之后,宋晟、王志才知道朝廷为了此战做了多少准备。

粮食昼夜不停地向船上运,粮仓搬空了一座又一座,水师营地的管理很是严苛,不准任何人随意出营,也不准任何人打探船只动向。

水师总营对外的口径是统一的:向南运。

但船离开太仓州,进入大海之后,他们便会朝着深海而去,随后一路向北,而这个举动,让沿海航行的商船也看不到他们的踪迹。没有什么商船会进入深海区域,大家都是沿海而行,一来安全,二来节省时间,三来方便避险,也只有水师如此生猛……

宝船承担着粮草辎重的运输,大福船也一批接一批,以维护的名义进入金陵龙江船厂,然后运输火器、火药弹,随后离开。

庞大的后勤调度,竟做到了这般悄无声息,不动声色,掩人耳目,不得不说,后勤人员极是出色,而后勤现在的能力还与水师有关。

大远航时水师后勤的保障与调度,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案,而这一套成熟的方案,便被保留了下来,随着水师船队规模的壮大,后勤的能力自然也增强不少。

赵海楼、高令时给汤和等人行礼。

宋晟看着面色中带着几分阴郁的赵海楼、高令时,知道他们还不清楚顾正臣的消息。

这一次为了引元军南下,顾正臣算是做到了极致,连自己的嫡系该瞒也瞒了。

一阵寒暄后,汤和对赵海楼、高令时道:“原本计划中,水师调五百人手进入北平听差,可陛下认为,五百人不足大用,水师中除了必要人员维持后勤、运输之外,可以抽调五千人进入北平。”

“你们现在便可以去调动人手,然后跟着下一批次运粮船队北上,至大沽之后会有人接应你们,至于在何处驻扎,听北平那里的人安排。”

赵海楼点头:“如此大规模调动,显然是为了杀胡虏。水师将士能参与此战,是我们的荣幸!”

高令时咬牙,不甘心地说:“之前跟着镇国公时,我总能抢一个先锋,这次与胡虏作战,不知谁是主将,能否给我一个先锋当当,我不想当伯爵,我要当侯爵,当公爵!”

向上爬,才能为大明做更多事!

这是镇国公教的道理!

汤和笑得灿烂,从袖子里拿出一枚铜钱,想要摆弄几下,结果发现铜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