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大元?
买的里八剌等人都激动了起来。
作为被赶出关外的一代,没有人不怀念大都的繁华与安稳。
若是可以选择,没有一个人愿意选择在草原上。
谁想守着漫长的冬日,上个茅厕都能冻得直打哆嗦,出个门一双手冻裂,一张脸冻红。
连个煤炭都没有,只能点牛粪、马粪取暖。
吃的品类少,虽然偶尔可以吃点野生动物调剂下口味,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大都时的丰富、美味的菜肴,酒也不够好喝,马酒不是烈酒,酸中带甜,女人和孩子喝喝还行,勇猛的汉子若是有得选,绝不会喜欢喝这种口味……
冬日大雪冰封,春天刚化雪,夏秋需要放牧,偶尔还会有沙尘风暴光顾……
草原上的日子,苦啊。
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风景也不好,不是蒙古包就是土丘、草原,一辈子没改过。
若是能复兴大元,重回大都,那这苦日子也就到头了,幸福的时光也将随之而来,汉人将再次被踩在脚下,沦为驱口,我们可以肆无忌惮,拿走他们的粮食、银子和女人!
为了银子与女人,为了享受与荣华,死再多人,也值得!
买的里八剌急切地问:“额尔敦,你想要奏报什么?”
额尔敦知道大明使臣这会不可能靠近汗帐,能待在这蒙古包里的人,无一都是元廷高层,便直接说了出来:“据我们打探到消息,洪武十六年年底,明军派了二十五万主力军远征安南。”
“洪武十七年二月,安南陈朝皇帝死,陈朝灭亡,明军占据了安南主要城镇。陈朝虽灭,可陈朝宗亲尚有存活,其中有一人名为陈季扩,勇猛无双,短短半年之内,拉起了十万百姓反抗暴明……”
“直至去年十二月,我们听到了广西求援、交趾求援的消息,明廷皇帝不得不再次抽调十万京军南下,现如今的金陵城内,只剩下五万至八万军,除日常防守外,已再无兵力可调往北方!”
“大汗,诸位,现如今的大明,已然是身陷泥沼,大明最理智的做法便是放弃交趾,撤回军队。可大明皇帝要面子,不甘心就这么失利,屡屡增派大军,抽空了金陵兵力……”
买的里八剌、哈剌章、捏怯来等人精神振奋。
明军南征的消息之前是有过耳闻,可没想到安南人如此生猛,虽然被明军给灭了国,但死灰复燃,越战越勇。
哈剌章带着几分疑惑,问道:“总管这消息当真吗?安南被傅友德、蓝玉、沐英大军压制,还有火器这等利器,怎么就能让陈季扩成了气候,还封锁了谅山一线,切断了交趾与广西之间的通道?”
额尔敦看向哈剌章,肃然道:“情报千真万确!不仅有驿使急报,还有官员议论,我们用了些手段,从一些人手中还买到了一些情报。跟踪过,那些情报确实是从五军都督府里流出来的,绝对可信。”
哈剌章紧锁眉头。
情报真,可为何总觉得有些不太正常,明军战力不弱啊,何况拥有火器的明军更是生猛。
傅友德、蓝玉、沐英不是没联手出征过,云南的梁王不就是被他们收拾的,这些人是极厉害的将官,陈季扩算什么东西,能在他们手中翻出风浪?
捏怯来爽朗一笑,道:“说起来,明廷陷在安南,这事我认为——不必怀疑其有虚假。”
买的里八剌侧头:“知院这话从何说起?”
捏怯来自信地说:“安南,也就是那大越陈朝,本就有着强大的战力,顽强得很。一百三十年前,名将兀良合台自云南率军进取安南,结果战败退走。一百年前,右丞相唆都领兵五十万,历时三年,兵至占城,依旧没有完全将陈朝灭亡。”
“九十九年前,薛禅汗(忽必烈)敕令尚书省奥鲁赤、平章事乌马儿、大将张文虎调兵五十万征讨大越陈朝!”
“结果呢,总管张显向越军投降,我元将唆都也被大越军斩杀!”
“元廷征讨大越陈朝,三场战争,前后算下来,足足有三十一年之久,最终还是以我大元的失利告终。再看明军,他们虽有火器,可火器防备不了所有人,也消灭不了所有人!”
“我相信,明廷的大军一定如我们当年,陷在了那里,不得不进行苦战!”
“当年我们五十万大军做不到的事,明军二十五万就想做到?呵,增兵十万,是必然之举,甚至朱皇帝还会继续增兵。安南,不是那么好控制的,那就是一头烈马。”
捏怯来对过去的事信手拈来。
买的里八剌沉默了。
这段历史虽然过去很久了,可元朝在安南身上吃过亏这事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