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465节(2 / 4)

即将离职的总统和新任总统并排坐着,这显示已盛行近150年的和平权力交接,但通往国会大厦的途中却因为虚惊一场而使气氛变得十分尴尬。几分钟的沉默之后,车子路过了当时仍然在建的商务部大楼。这还是西奥多担任部长时的“政绩”,却因为办公室布局如同牢房而广受诟病。再也无法忍受沉默的小罗斯福指着那栋楼说:“多好的建筑啊!”西奥多哼了一声,没有言语。这就是整个游行过程中他们唯一的交谈。

车子在欢迎人群的掌声中,到达了就职典礼的地点。此次就职典礼的安排与以往略有不同,主要还是由于新总统的残疾。这一次由内政部长格雷森受命安排整个就职典礼。格雷森和负责典礼仪式保安工作的特工埃德蒙斯塔林都知道,虽然罗斯福可以用自己为政治场合特意练习的姿势吃力地往前走,却绝对不能下楼梯,所以斯塔林事先下令建造一系列斜坡。为了不让国会大厦的观礼者看见新任总统坐着轮椅,他特意在国会大厦安放了木制屏障,从圆形大厅一直延伸至演讲台,以创造总统的私人通道。

就职演讲在国会大厦前方的东侧举行,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新任农业部长和劳动部长亨利华莱士和弗朗西丝珀金斯的车拐错了弯,然后就陷入了车流之中。最后华莱士只能对珀金斯说,“我真希望你穿着胶鞋”,然后两人就跑着穿过了湿草地。好不容易到达讲台后,却发现座位早就被几位身份显赫的中国贵宾占了,于是他们只能坐在很远的地方,既看不见罗斯福,也听不到完整的演讲。

矮小的新财政部长威廉伍丁也被人群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宣誓仪式。

莉莲克劳斯小姐上个月因为救了罗斯福一命而声名大噪,现在,她得到了和中国贵客一起坐在讲台上的殊荣。从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的目光就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位名震寰宇的中国皇帝。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六百三十章 总统就职

仪式开始之前,轮椅上的罗斯福正在国会大厦的听证室内安静地等着,拿出钢笔修改了一下自己的就职演说,然后慢慢“走”下斜坡,来到就职仪式的讲台上。人群全都屏住了呼吸。

国会山钟鸣正午12时,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查尔斯休斯负责主持罗斯福的宣誓仪式。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罗斯福不戴帽子,不穿大衣,挺着宽阔的胸膛,走到宣誓台前,在这个节骨眼,他抬头看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中国皇帝,关绪清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

然后,罗斯福随着最高法院法官休斯宣读誓词,他把手放在家传300年的《圣经》上,翻到《新约保罗致哥林斯人的第一封信》第13节念道:即使我说得天花乱坠,如果没有慈心一片,那也犹如钟鸣钹响,徒有其声而已。即使我预见未来,深通奥秘;即使我信念十足,力能移山;如果没有慈心一片,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新总统的叔叔颓然无语,只是低头看自己的脚尖。忽然,他听到有人在耳边说了一句:“你应该高兴才对,你们罗斯福家族开创了历史。”

西奥多扭头一看,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皇帝。是啊,叔侄两人先后担任美国总统,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罗斯福家族开创了历史,不管怎么说,新总统是自己的侄子,自己没有理由不高兴的,想到这儿,他露出了笑容,向中国皇帝感激的点头示意。

宣誓完毕后,罗斯福的目光越过麦克风和人群向远处望去,再一次落在了中国皇帝身上,不知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他觉得中国皇帝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对方的一笑一颦都会给予自己无穷的力量。

国会山上寒风瑟瑟,但罗斯福今天却一直没有穿外套,他希望通过这种举动展示他健康而精力充沛的形象,他要让人们明白即使新总统是残疾人也依然可以把美国带上正确的轨道。

在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审判长先生和我的朋友们”致谢之后,他缓慢地开始了就职演说:“今天,对我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我肯定,同胞们都期待我在就任总统时,会像我国目前形势所要求的那样,坦率而果断的向他们讲话。现在正是坦白、勇敢地说出实话,说出全部实话的最好时刻。我们不必畏首畏尾,不老老实实面对我国今天的经济情况。这个伟大的国家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它会复兴和繁荣起来。因此,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凡在我国生活阴云密布的时刻,坦率而有活力的领导都得到过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胜利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我相信,在目前危急时刻,大家会再次给予同样的支持。”

“我和你们都要以这种精神,来面对我们共同的困难。感谢上帝,这些困难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难以想象地贬缩了;课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下降了;各级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收入短缺;交换手段在贸易过程中遭到了冻结;工业企业枯萎的落叶到处可见;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销路;千家万户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